当前道路交通资产管理完全依赖于人工管理的方式,通过人工进行纸质的登记和半计算机软件的方式进行资产管理。人工管理会导致因错放或偷盗造成的资产遗失,因手工登记而导致资产进出库工作效率低下造成资产工具重购,因人工巡检效率不足和失误率高导致重要交通设备无法及时维护,因人工管理方式造成突发事件准备不足,造成资源浪费等诸多问题。
RFID射频识别,又称电子标签,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,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,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,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。RFID技术可以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,操作快捷方便,短距离射频产品不怕油渍、灰尘污染等恶劣的环境,可在这样的环境中替代条码,例如用在工厂的流水线上跟踪物体。长距离射频产品多数用于交通上,识别距离可达一百米,如自动收费或识别车辆身份等领域。
与其它识别方式相比, RFID 电子标签具有以下技术优势:
防紫外线:采用专业防紫外线PC外壳,防止标签老化
防潮防尘:专业IP67防尘防水等级
防拆卸设计:高效防拆FPC,强拆后报警提示
防复制设计:采用行业高端加密认证芯片
运动目标识别:时速60码也能有效识别
远距离目标识别:最远能够识别100米
多目标识别:先进的防碰撞技术,在3秒内可同时识别500个
标签的集采、分发
RFID资产管理流程首先需要进行资产建档,交管资产采购验收入档后,操作人员使用RFID发卡机为新增设备发RFID资产管理标签,标签内包括写入资产编号、资产名称、采购日期、保管人员、资产状态及相关人员电话等其他信息,然后将标签粘贴或悬挂于资产表面,至此系统记录资产入库完成。RFID资产管理标签将随资产生命周期共同使用,方便操作人员今后工作中资产的领用、退还、盘点和报损。

RFID手持机道路资产管理
当资产巡查人员步行或者骑行靠近装有2.4G有源标签的道路交通资产时,配合手持PDA,不需要主动读取,利用2.4G RFID能实现中远距离通信的特性(识别距离最远可达10米),就能主动读取道路交通资产上的有源标签的设备资产信息,配合手持PDA内GPS定位模块,生成设备资产的位置信息,最后在可视化资产管理平台上查看对应设备的全部信息,实现远程实时监控。

RFID车载识别器道路资产盘点
在巡查车顶部装有车载型RFID识别器,当资产巡查人员开车靠近装有2.4G有源标签的道路交通资产时(最高时速60km/h),不需要主动读取,利用2.4G RFID能实现中远距离通信的特性(识别距离最远可达100米),就能主动读取道路交通资产上的有源标签的设备资产信息,配合车载GPS定位模块,生成设备资产的位置信息,最后在可视化资产管理平台上查看对应设备的全部信息,实现远程实时监控。
